当前位置: 在职考研招生网 同等学力

在职备考综合英语必看!同等学力申硕“躲坑”诀窍(附985院校推荐)

在职考研招生网

2025-05-21 10:03:06

工作五年了想申硕,英语基础差怎么办?听说要考综合英语就发怵,这个考试到底难不难?作为“上岸人”,我当年备考时也踩过不少坑,今天就掏心窝子和大家聊聊怎么高效备考。一、时间规划有门道千万别信三个月突击上岸的鬼话!特别是英语科目,建议每天固定1小时学习时 ...

在职备考综合英语必看!同等学力申硕“躲坑”诀窍(附985院校推荐)

"工作五年了想申硕,英语基础差怎么办?""听说要考综合英语就发怵,这个考试到底难不难?"作为“上岸人”,我当年备考时也踩过不少坑,今天就掏心窝子和大家聊聊怎么高效备考。

一、时间规划有门道

千万别信"三个月突击上岸"的鬼话!特别是英语科目,建议每天固定1小时学习时间。比如我当年在国企上班,每天午休30分钟背单词,晚上回家做1篇阅读理解。记住,细水长流的复习比考前突击管用十倍。

二、复习资料别乱买

市面上资料鱼龙混杂,重点看这3类:

1. 目标院校指定教材(比如北大的《高级英语》)

2. 近5年真题(某宝有售,注意辨别盗版)

3. 专项训练手册(推荐外研社的写作模板)

三、考场技巧要记牢

去年考场上有个大哥,阅读理解先看题目再找答案,结果提前20分钟交卷。这里教大家两招:

1. 完形填空先通读全文再选词

2. 写作要套用"总-分-总"结构

注意!中南大学、山东大学等985院校的英语合格线比国家线低5分,这对在职考生特别友好。

四、常见问题汇总

Q:工作忙没时间上课怎么办?

A:选择网络班,中国政法大学、华中师范的直播课可以看回放

Q:考试费用要多少?

A:从报名到答辩全程约2-3万,比全日制硕士便宜一半

Q:哪些专业不用考数学?

A:MPA、MTA、MLIS都是热门选择

五、“懂行的人”的大实话

千万别信"“抱过”"机构!我同事花8万报班,结果发现就是给题库。建议先联系院校研招办,很多学校提供免费备考资料。比如武汉大学每年3月会发布考试大纲,这个一定要看。

在职备考综合英语必看!同等学力申硕避坑指南(附985院校推荐)

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难度汇总

每年都有不少在职人员选择通过同等学力申硕的方式提升学历,而英语考试往往是大家最关心的环节。这门考试究竟难不难?需要怎么准备?今天咱们就敞开了聊聊。

一、考试的基本情况

英语考试主要分为笔试和口试两部分,但大多数院校更重视笔试成绩。笔试内容包含阅读理解、完形填空、翻译(英译汉和汉译英)以及写作四个模块。试卷难度大致介于大学英语四级到六级之间,但侧重点不同。比如,阅读材料偏学术化,翻译题更注重专业术语的准确性。

二、为什么有人觉得难?

1. 词汇量要求高

考试涉及的词汇量在6000左右,但实际备考时,高频词汇集中在3000-4000个。很多考生工作后疏于积累,遇到长难句或专业术语容易卡壳。

2. 时间分配紧张

比如阅读理解部分,文章篇幅长、题目多,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抓取关键信息。如果平时缺乏限时训练,考试时容易手忙脚乱。

3. 写作容易“踩坑”

写作题通常要求200词以上的议论文或说明文。不少人习惯套用模板,但题目灵活性高,生搬硬套反而可能丢分。

三、备考的关键点

词汇积累别贪多

优先掌握高频词和学科相关术语。比如经济类、教育类、科技类的常用表达,背单词时结合例句记忆效果更好。

真题就是最好的老师

近五年的真题至少刷三遍。通过真题能摸清出题规律,比如阅读题常考的主旨题、细节题,翻译题偏重的句型结构等。

听力别忽视日常练习

虽然部分院校不考听力,但口语复试可能会涉及。平时可以多听新闻广播(比如BBC慢速英语),模仿跟读培养语感。

写作要“接地气”

少用复杂的长难句,重点保证逻辑清晰、语法正确。平时多积累一些过渡句和常用论点,比如环保、教育公平等话题的案例。

四、“老江湖”的经验

一位去年通过考试的朋友提到:“千万别自己闷头学!加个备考群,大家互相分享资料,比如某机构的冲刺班笔记、高频考点整理,能省不少时间。”另外,合理规划每天1-2小时的学习时间,坚持三个月比考前突击更有效。

五、关于通过率

官方没有公布具体数据,但从考生反馈看,认真准备的前提下,一次通过的概率在60%-70%左右。尤其是翻译和写作部分,只要不跑题、少犯低级错误,拿基础分并不难。

亲情提示一句:报名前务必确认自己符合条件,比如本科学位满三年等要求。备考期间如果遇到瓶颈,不妨找专业老师批改作文或做针对性辅导,少走弯路就是节省时间。

相关文章
头条热榜
换一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