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个海外硕士都不敢上相亲节目了?在职读免联考硕士的3条野路子
刷《新相亲大会》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场上嘉宾十个有八个都是硕士学历,海外背景的更是成了"标配"。朋友老王吐槽:"现在没个洋文凭,连相亲都不配递简历了?"其实在职读个免联考硕士真没想象中难,我表姐在县城当老师,去年都拿下了西班牙高校的MBA。今天就给大家唠唠普通上班族也能操作的3条野路子。
第一条道儿叫"以旧换新"。我同事李姐就是典型例子,她拿的北师大同等学力申硕结业证,照样申请到了泰国皇家理工的MPA。关键点在于很多国外院校承认国内研修经历,特别是管理类、教育类专业,修过的课程能抵扣学分。注意要找留服认证的学校,最好选中文授课的,像菲律宾八打雁这类学校,周末上网课就能搞定。
第二条道儿适合着急拿证的。有些中外合办项目能"免联考+寒暑假集中授课",比如云南某校和英国合办的MTA项目。我发小在旅行社工作,每年寒暑假去昆明集中上两周课,两年下来学费不到8万。这类项目要盯紧教育部涉外监管网名单,重点看有没有"自主招生"资质。
第三条野路子最省事。现在不少国外高校开了纯线上MBA,像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的项目,全程中文教学还能做留服认证。我们小区物业经理一同事,用这个学历跳槽到地产公司当总监,关键是要选课程设置实用的,避开那些光教理论的"水项目"。报名前记得查三个东西:课程是否同步线下、作业考核形式、毕业要不要写论文。
有人要问:"这些非全硕士找对象时管用吗?"上周参加校友会,还真认识个哥们靠这个学历在相亲局逆袭。他在制造业干了十年,读了个中留服认证的法国EMBA,现在找对象都敢提"希望对方有国际视野"了。所以说哈,这年头学历就是相亲市场的硬通货,关键是要会选对路子。
相亲角大妈最认可的5类硕士文凭,在职可读
1. 师范类硕士:自带“铁饭碗”光环
“当老师多好哈!寒暑假带娃方便,工作稳定还不加班”——这是相亲角大妈对师范硕士的经典评价。教育学硕士、学科教学硕士尤其受欢迎,毕竟一线城市重点中小学招聘门槛越来越高,硕士学历几乎是标配。
更关键的是,师范类在职硕士不用脱产,周末上课就能拿证。家里闺女儿子要是考个北师大、华东师大的在职教育硕士,大妈们去菜场买菜都能多唠两句:“我家孩子马上评职称了,以后孩子上学还能找关系呢!”
2. 经管类硕士:相亲市场的“王牌”
如果说大妈们对“钱途”有什么执念,那MBA(工商管理硕士)和会计硕士绝对是顶流。尤其是名校MBA,简直是大妈眼里的“镀金神器”——“读这个的不是公司高管就是自己开厂的,人脉圈子都不一样!”
更现实的是,很多单位把在职MBA和升职加薪挂钩。隔壁王阿姨家的女婿,读了个某985的MBA,直接从部门小主管升到副总,这事儿在相亲角传了整整三个月。难怪大妈们一听说对方在读MBA,眼睛立马放光。
3. 法律硕士:丈母娘眼里的“安全感”
“有个当律师的女婿,以后家里拆迁、打官司都不怕被人欺负!”——这话话糙理不糙。法律硕士(非法学)特别适合原本不是法学专业的人在职攻读,比如公务员、银行职员转型。
大妈们算盘打得精:就算不当律师,考进法院、检察院也是妥妥的“体制内”。更何况相亲时一说“我对象是政法大学的硕士”,街坊四邻都觉得这家人“有门路”。某相亲角还出过真事:有个小伙简历里写“中国政法大学在职法硕”,当天就被三个大妈拉着加微信。
4. 医学相关硕士:越老越值钱的“潜力股”
临床医学硕士门槛太高?大妈们早就盯上了公共卫生硕士、护理硕士这些“曲线救国”的专业。尤其是疫情之后,社区卫生中心、疾控单位的编制更抢手了。
李阿姨就说过大实话:“我家闺女要是读个医药方向的在职硕士,将来调到三甲医院行政岗,不比天天熬夜值班强?介绍对象时说出去也好听——‘在XX医院搞科研的’!”
5. 计算机类硕士:IT男也有“春天”
别看大妈们不懂编程,但她们知道软件工程硕士、电子信息硕士毕业的,十有八九在互联网大厂或国企技术岗。特别是现在很多高校开设非全计算机硕士,像北航、浙大的在职项目,读出来照样进华为、腾讯。
张大姐给女儿找对象时就明说:“要理工科的硕士,最好是搞计算机的!现在哪个单位不用电脑?以后家里路由器坏了都不用求人。”更何况这类专业收入普遍高,大妈们心里门清:“税前年薪40万”可比“有房有车”实在多了。
说到底,相亲角大妈对硕士文凭的偏好,折射出最朴素的“民生智慧”:要能实实在在解决工作问题,要能光明正大地“晒面子”,还要兼顾读书和相亲两不耽误。所以哈,与其追求冷门高端的研究方向,不如踏踏实实选个“接地气”的在职硕士——既能提升自己,又能让未来丈母娘笑开花,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