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网站入口,认准这个官方渠道别走错
好多同学在后台问:“考全日制研究生到底该去哪儿报名哈?”今天就给大家说个大实话——认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(简称研招网),网址是https://yz.chsi.com.cn,这可是教育部指定的唯一官方报名平台!
先划重点:全日制、非全、MBA这些项目的预报名都在这个网站完成。每年9月下旬(24年预计是9月24日-27日)开放预报名系统,10月份还有正式报名。建议应届生尽量参加预报名,为啥呢?因为能提前锁定考点位置,特别是热门城市的考点,像成都、武汉这些地方,晚半天都可能被抢光!
具体操作分三步走:
1️⃣ 注册学信网账号(老生直接用原有账号)
2️⃣ 填写考生信息(身份证、学历证书这些提前准备好)
3️⃣ 填写报考信息(特别注意选对招生单位、别把专硕学硕搞混了)
去年就有个血泪教训:有个考生把"复旦大学(10246)"和"复旦大学医学院(19246)"弄混了,结果白复习大半年!填信息时千万要看清楚院校代码,建议直接复制官网公布的代码。
关于缴费有个冷知识: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等21个省市实行网上支付,但湖北、四川等10个省份要到现场确认时缴费。每年都有考生以为没缴费成功反复提交,结果生成多个报名号引发混乱,这种情况要打省级招办电话处理。
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:
❓预报名后还能改学校吗?→ 10月25日前可以修改
❓专升本怎么填学历?→ 选"本科毕业"而不是"同等学力"
❓二战考生考点怎么选?→ 户籍地或工作地(需要社保证明)
亲情提示三件事:
1. 报名号生成后务必截图保存
2. 下载的报名信息表至少存3份
3. 学历校验不通过的立即做学历认证
全日制研究生报名需要准备哪些材料?
一、基础身份材料
1.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
报名现场确认或线上审核时,必须提供有效期内的身份证。如果身份证快过期了,抓紧时间补办,临时身份证一般也能用,但最好提前咨询报考点。
2. 近期免冠证件照
电子版和纸质版都要准备!一般要求蓝底或白底,尺寸大小参照报考公告(常见1寸或2寸)。别小看这张照片,它会被用在准考证、录取后的校园卡上,拍得精神点儿!
二、学历相关证明
3. 学历证书和学籍验证报告
应届生:准备好学生证和学信网的《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》。
往届生:毕业证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,外加学信网的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》。如果毕业证丢了,赶紧联系学校补开证明。
4. 本科成绩单
大部分学校要求加盖教务处公章的本科成绩单。应届生找学校教务处打印,往届生如果档案在人才市场,可以联系调取或回原校办理。
三、报名系统材料
5. 网上报名编号
在研招网完成报名后,系统会生成一个9位数的报名号。这个号码一定要记牢!现场确认或修改信息时都要用到。
6. 报名信息表
网上填报完成后,下载打印《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信息表》,自己先核对一遍,尤其注意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报考专业等关键信息。
四、附加材料(根据情况准备)
7. 工作证明或社保证明
在职考生如果想选户籍地以外的报考点,通常需要提供工作单位证明或当地社保缴纳记录。各地政策不同,提前查清楚!
8. 专项计划证明材料
参与“少数民族骨干计划”“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”等专项的考生,需提交对应的资格审核表或证书原件。
9. 研究成果或获奖证书
部分院校的复试阶段会参考学术成果,比如发表的论文、竞赛获奖证书等。虽然报名时不一定强制提交,但建议提前扫描备份,后期可能用得上。
五、其他注意事项
报名费:网上支付成功后记得截图保存凭证,费用一般在100-200元之间,不同省份有差异。
推荐信:个别院校要求提供专家推荐信(尤其是博士报考),硕士报考一般不需要,但务必提前看准招生简章。
健康承诺书:疫情后部分考点要求考前14天健康监测,及时关注当地防疫政策。
亲情提示大家:每年都有同学因为材料不全来回跑腿,耽误复习时间。最好的办法就是列个清单,每准备好一项就打钩,提前一个月开始整理,千万别拖到对了几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