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职读MAud要几年?学费贵不贵?“上岸人”一次性说清
不少会计同行私信问我:"MAud(审计硕士)到底要读几年?在职读的话会不会更久?学费是不是比普通研究生贵?"作为去年刚毕业的审计硕士,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一次性说明白!
废话不多说:MAud学制2-3年,在职读也不会延长学制。以2023年最新数据,全国有MAud专业的23所院校中,17所都是2年制,像央财、厦大这些名校都是标准2年。只有个别院校像西南财经是2.5年,南京审计大学可以选2年或3年弹性学制。
重点来了!在职读和全日制拿证时间一模一样。比如我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读的非全,每周六上课+3个月集中实训,照样2年拿双证。不过要注意上课频率:央财是每月集中4天面授,南审是周末+寒暑假,适合不同工作节奏的人选择。
学费方面确实比普通专业高些,但绝对没到离谱的程度。给大家列几个热门院校的收费标准:
中央财经大学:4.8万/全程(全日制和非全同价)
南京审计大学:3.2万/全程
西南财经大学:非全6.8万/全程
北京国家会计学院:5.6万/全程
比起动辄十几万的MBA,MAud性价比真的很高了!
我强调一点在职考生三个关键点:
1. 毕业论文要提前半年准备,很多单位能抵扣继续教育学时
2. 实习实践别拖到对了一学期,建议跟着导师做项目
3. 考公考编的注意,现在非全MAud在35个省市都享受同等待遇
说一千,道一万说句实在话:想读MAud的趁早决定,这个专业每年招生计划都在缩,像2023年比2022年就少了15%的名额。但千万别图便宜报新开院校,师资和课程体系不成熟的话,吃亏的是自己!
MAud报考条件有哪些?这几点必须提前了解
一、学历门槛:别以为本科就能随便报
MAud对学历的要求算是“底线明确,细节坑多”。
1. 基本门槛:
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生(含应届生),报名时带上毕业证或学籍证明就行。
专科毕业的同学要特别注意,必须毕业满2年(从毕业到录取当年9月算起),而且部分院校会加试专业课或要求发表论文。
自考、成考、网络教育等非全日制学历,只要学信网可查,同样有资格报考,但个别985高校会限制这类考生。
2. 隐藏雷区:
有些学校玩“文字游戏”,比如对外说接受同等学力报考,实际复试时优先刷掉专科生。建议提前找学长学姐打听目标院校的真实情况,别光看招生简章。
二、工作经验:不是所有学校都要,但有了更吃香
这里有个常见误区:很多人以为MAud必须要有审计相关工作经验。其实不然!
明确要求工作经验的院校:
比如中央财经大学2023年招生简章明确写着“本科毕业需有1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”,但这类学校占比不到30%。
隐性加分项:
像南京审计大学这类专业强校,虽然不强制要求工作经验,但复试时在会计师事务所实习过的考生明显更占优势。
三、考试硬指标:过线≠稳录取
MAud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关,这里重点说初试的“硬杠杠”:
1. 管理类联考(199):
数学(75分):高中难度,但题量大,1小时要做完25题
逻辑(60分):千万别用常识答题,必须系统学解题套路
写作(65分):两篇作文共1300字,手速慢的提前练字
去年国家线是190分,但热门院校实际录取线普遍在220+
2. 英语二:
别被“二”字迷惑,难度接近英语六级。阅读题“套儿”多,作文模板要准备3套以上。很多专业课高分考生就栽在英语没过单科线。
四、容易被忽视的附加条件
1. 政治背景:
党员身份不是必须,但所有院校都会审查思想政治表现。曾有考生因在社交媒体发表不当言论被取消复试资格。
2. 体检要求:
色盲色弱要注意!虽然大多数专业不限制,但像厦门大学明确规定“无法辨识审计凭证颜色者不予录取”。
3. 推荐信猫腻:
非强制材料,但清北人复这个级别的院校,如果有业内大佬(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)的推荐信,复试成功率能翻倍。
五、别忘了三个关键时间点
1. 预报名(9月底):
应届生一定要参加预报名抢占考点,去年成都考点开放2小时就报满
2. 现场确认(11月初):
现在多数改网上确认了,但证件照要求很严格:不能P图、要露耳朵、蓝底
3. 复试通知(3-4月):
别傻等分数线,2月份就要开始准备专业课,很多学校复试考《政府审计》《内部控制》等超纲内容
报考前最好直接打目标院校招生办电话,把“是否接受跨专业”“四六级有无要求”“学费补助政策”这些个性化问题问清楚。毕竟每个学校的具体要求可能差得离谱,比如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明确要求CET-6 425分以上,而云南财经大学连四级都没硬性规定。
说一千,道一万说句实在话,现在MAud竞争越来越激烈,去年全国平均报录比已经冲到8:1。除了满足基本报考条件,早点开始复习才是王道。特别是数学和英语这两门,突击三个月不如踏实学半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