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必提问题,“你为什么想读我们的会计硕士?不是为了混学历吧?”
面试官问这个,就是想确认你“读硕的目的性”,怕你只是为了个文凭。
千万别答“想提升自己”“觉得会计有前景”这种空话,得结合项目特色和自己的需求说。
比如你可以说,“我现在在企业做财务专员,想往管理会计方向转,但平时工作里总搞不清成本核算和预算管理的逻辑。
你们项目有《管理会计实践》这门课,还能对接CMA认证,正好能帮我补短板,读完后想试着竞争公司的财务主管岗。
”之前有个朋友就这么答,面试官当场点头说“目标很清晰”,直接加分。
第二个必提问题,“你之前的工作里,有没有接触过会计相关的事?具体做了啥?”
免联考国外项目不挑“纯会计出身”,但特别看重“实践关联度”——哪怕你之前做行政、销售,只要沾过会计边,都能说。
比如做行政时负责过报销审核,就说“每月核对200多份报销单,学会了怎么分辨发票真伪,还发现过两次重复报销的问题,后来跟财务部门一起优化了报销流程”;做销售时负责过营收统计,就说“每周跟财务对接销售数据,慢慢摸清了营收台账的登记逻辑,还帮财务整理过季度销售利润表”。
别觉得这些事小,面试官就爱听这种具体的细节,比说“我了解会计基础”管用多了。
第三个必提问题,“你怎么平衡工作、生活和读硕?毕竟我们的课程都是英文授课。”
国外会计硕士的课程大多在周末或晚上,还得用英文听课、写作业,面试官怕你“报了名又跟不上”。
回答时别只说“我会挤时间”,得给具体方案。
比如,“我已经跟公司沟通过,每周五晚上和周末不安排加班,用来上课和写作业;平时每天早上早起半小时,背会计英文术语(比如‘accrualaccounting权责发生制’),晚上睡前看1小时英文会计教材片段,现在已经能看懂基础的财务报表英文版本了。
”这样一说,面试官就知道你真的做过准备,不是随便说说。
第四个必提问题,“你了解会计行业的新趋势吗?比如财务数字化,你怎么看?”
现在会计行业都在讲“财务机器人”“大数据记账”,面试官想确认你“跟得上行业变化”。
不用讲太复杂的理论,结合自己的观察说就行。
比如,“我们公司去年上了财务软件,之前要手动录的凭证现在自动生成了,我发现会计岗的工作重点慢慢从‘记账’变成‘分析数据’了。
我读这个硕士,就是想学学怎么用数据分析帮公司做财务决策,比如通过成本数据找节省开支的办法,这也是你们项目里《财务数据分析》这门课的重点,特别契合我的需求。”
第五个必提问题,“读完硕士后,你打算考哪些会计证书?怎么安排?”
国外会计硕士大多跟ACCA、CMA这些证书有豁免政策,面试官问这个,是想看你“长期计划里有没有会计相关的目标”。
比如你可以说,“你们项目能豁免ACCA的5门科目,我打算读完后先考剩下的4门,争取两年内拿证;同时我现在已经在准备初级会计职称,今年年底先考下来,为后续考ACCA打基础。
毕竟做会计这行,证书和学历得一起抓,才能更有优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