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复试是院校自己组织的审查,单独就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复试来看,其实整个考察的无法就是实践匹配度+专业底子+学习诚意,小编将就各位所关注的复试审查的内容来进行说明,并从面试和专业课考核来分别进行介绍!

所有院校的非全复试都逃不开两大模块:专业课考核(笔试/口试二选一或结合)+综合面试,部分管理类专业(MBA/MPA等)会加试政治,少数院校有英语听说测试,具体以目标院校招生简章为准。
先就面试来讲,这一部分的占比也是较高的!
综合面试是非全复试的重头戏,占比一般60%-70%,导师组3-5人现场提问,时间15-20分钟,核心考察你的职业规划、学习诚意、沟通能力和专业匹配度。
自我介绍:不用长篇大论,3分钟内说清3件事:工作年限+核心岗位+工作亮点、为什么读研、读研后的规划。
自我介绍完事了之后就是核心的提问的环节了,这一部分无非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问:
专业相关:“你工作中遇到的XX问题,用专业知识怎么解决”“你认为读研能帮你解决工作中的哪些困惑”;
职业规划:“未来3-5年的职业目标是什么,读研如何支撑这个目标”“如果读研和工作冲突,你怎么协调”;
学习诚意:“你每周能抽出多少时间学习”“线上课程和线下集中授课,你怎么保证出勤率”;
个人素质:“工作中遇到分歧怎么处理”“你觉得自己的优势/劣势是什么”。

除了面试外,正常也是要参加专业课的考核的,这一部分的形式也是很灵活的!
非全专业课考核不会像全日制那样考偏题、难题,核心是基础扎实+会用,形式主要分三类:
笔试:题型以简答题、论述题、案例分析题为主,没有选择题这类客观题。考察内容聚焦专业核心知识点,不会超纲,但会结合行业热点和实践场景提问,比如“结合工作实际谈XX理论的应用”。
口试:不用动笔,现场抽题回答,时间5-10分钟/人。题目更偏向开放性,比如“你认为当前行业发展中,XX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哪些”,重点考察你对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表达能力。
案例分析:给一个工作场景相关的案例,让你现场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,全程围绕“实操性”,不看你背了多少理论,只看你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