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经定下来了,2026非全研究生考试12月20日就开考了,这么一算下来备考只剩3个月,所以时间还是非常紧张的,赶紧准备起来吧!
为方便各位所备考,小编要告知各位,核心先盯公共课(英语、管综/数学等)和专业课高频考点,别瞎刷偏题难题,在职的更要挤碎片时间,按节奏来3个月足够冲一把。
由于多数的专业都考英语二,所以小编就针对这一门来讲的话,其实不建议各位抱着单词书死背了。优先记真题里的高频词,比如近10年阅读、完形里反复出现的词,每天记50个左右,早上花1小时过一遍,晚上睡前再复习10分钟,比背整本单词书管用。
阅读的占比也是较大的,这一部分建议各位先看题干划关键词,再回文章找对应段落,比如题干问“作者观点”,就找带“however”“but”的句子,多数答案在这附近。每天做2篇阅读,做完对着解析抠错题,搞清楚是单词不认识还是思路错了,别只对答案。
关于作文的环境,也是分不同情况的,小作文(书信、通知)背3-4个模板,比如邀请信、建议信的结构,开头结尾固定句式改改就能用;大作文多积累“数字经济”“职场创新”这类高频话题的素材,每周写1篇,找范文对比改改,别照搬模板,加两句自己的话更安全。
就另外的考试科目,管理类专业会涉及到的管综来讲吧,数学别钻难题。重点抓基础题,比如应用题、几何、代数里的基础题型,这些占分大概70%,每天练20道基础题,错的题整理到本子上,每周复盘1次,难题直接放弃,别浪费时间。
也是会涉及到逻辑审查的,这一方面其实主要记题型和公式就行了。比如削弱题、加强题的常见思路,“搭桥法”“排除法”这些技巧要练熟,每天做15道逻辑题,刚开始慢没关系,练多了就能摸透规律。这一考试也是涉及写作的,而且分两方面论证有效性分析要找“逻辑漏洞”,比如“以偏概全”“因果不当”,每天看1篇范文,学怎么找漏洞、怎么写分析;论说文每周写1篇,先列提纲再写。
其实考试是离不开考纲的,所以专业课复习得看目标院校的考纲。比如报会计非全可能考《中级财务会计》,报教育非全可能考《教育学原理》,现在要过1遍教材,抓重点章节(比如教材里标“重点掌握”的部分),做课后题和学校往年真题(能找到的话),别啃细枝末节,考纲外的内容少花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