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每年的大环境都在改变的,所以就会导致说每年热门的项目都有变化,所以说在报读非全研的时候,不要看往年的热门专业,今年数字经济、碳管理、智慧健康管理这三个新兴专业正在崛起。

小编所列举到的这些项目,可以说是多是高校新增方向,报考人数还没扎堆,竞争相对较小,又踩中数字强国、双碳、健康中国这些国家战略风口,就业前景很可观,特别适合想靠学历转型或晋升的在职人。
先介绍一数字经济这一方面的设定是啥吧,它肯定是2026年的“潜力股”。
就最新的情况可知,整个的教育部早早的就提了要扩大交叉学科招生,数字经济正好是经济学和数据科学的交叉,完美踩中风口。从招聘数据看,2024年相关岗位招聘量涨了47%,像互联网大厂的商业智能岗、金融机构的量化分析岗,都急缺这类复合型人才。
院校的方面呢,不难发现,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26年首次招非全数字经济硕士,分了数字金融、数字贸易等5个方向,还和阿里、腾讯有合作,能接触到真实项目。中央财经大学、中国政法大学这些院校也新增了数字经济专业,非全招生大概率会跟上。
说到竞争力这一板块的话,也是不必过于担忧的,毕竟很多院校是首年招生,知道的人不多。像2025年新增的数字经济硕士点,不少报录比还不到10:1,分数线也多在国家线以上一点点,比传统经济类专业好考不少。

本身国家现在就是有所谓的“双碳”政策的,那么这也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的展现了,具体的从哪些方面可以佐证呢,看小编的介绍吧!
就从国家能源局的发布的数据可知,企业ESG报告、碳排放核算这些工作都需要专业人才,现在考个碳管理相关的硕士,基本是提前占坑。就业方向也宽,能去新能源企业、环保咨询公司,甚至政府的碳中和管理部门,起薪比传统环保专业高30%左右。
更是有许多高校这两年也在陆续布局,天津商业大学在工商管理学科下加了“碳达峰碳中和”方向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还新增了国家安全学(含碳安全)专业。
说一个有的灵敏度高的已经关注到的,老龄化加剧了,所以智慧健康管理以后肯定是热门的方向!
从《中国健康管理行业发展蓝皮书》可以发现,现在健康管理师缺口达1200万,高端体检机构的健康管理师年薪能到30万。非全的智慧健康管理硕士,正好对接医院健康管理中心、健康科技公司这些岗位,特别适合医护、保险、养老行业的在职人报考。
院校选择上,优先看有医学背景的,南京医科大学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很对口,课程里有AI健康监测、慢性病管理这些实操内容,还能去附属医院实习。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相关方向虽然难考一点,但毕业后在医疗圈认可度极高,晋升速度能快不少。
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在于,当前这个专业的竞争目前还不大,2025年不少院校的报录比在15:1以内,而且因为侧重实践,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考生反而更占优势,复试时只要能聊自己做过的健康管理项目,很容易加分。